了陈浩的心。
正因为这样,陈浩与这对夫妻多聊了一会,解释这种遗传病是怎么发生的,他们临走前,小孩的父亲握着陈浩的手,连声说感谢。
小孩的父亲说,我走了那么多的医院,到了那么多的城市,见了这么多的医生,从来没有见过像您这样的医生。
在京都的时候,他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在百度上搜索到了陈浩的名字,看了对陈浩的评价,他们决定试一试。然后,他们关注了附属医院的公众号,在守候了接近两个月后,终于约到陈浩的号。
最后,小孩的父亲说,这一趟,我们没有白来,至少我们知道,回到家里,该怎么护理自己的小孩,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。
整个诊疗过程,持续将近一个小时。尽管这样,在外面候诊的病人,没有一个有意见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陈浩这样的看病方式和速度。
当天的门诊,陈浩同样看到下午2点多以后才回到家。
下午起床后,陈浩连续接了几个电话,都是请求陈浩加号的,因为每一天的加号人数,陈浩都是标记好的,所以陈浩婉言拒绝了他们,请他们到公众号上守候,陈浩还特意将医院的公众号推送给他们
推送完医院的公众号,陈浩顺便浏览一下公众号,发现有一条写给他的、很长的留言,陈浩点开一看,正是上午陈浩看的,从京都专程赶过来的病人的父亲写的留言
这条留言,给予陈浩高度的评价,甚至说陈浩是当代白求恩式的好医生。
医院里有些人,翻看医院的公众号时,发现陈浩的好评越来越多,病人对陈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,这样的信息,也被医院的领导看到了。
有一天,医院的院长来到门诊巡查。他走到陈浩的诊室,对陈浩说:“陈主任,你的病人太多,你出诊的次数太少,满足不了病人的要求,是不是增加多两个单元的坐诊?”
在这之前,医院其他的领导,甚至江州市的一些领导,也说过同样的话。现在,既然院长亲自出面,陈浩已经无法拒绝。
其实,有不少医生见不得陈浩这样加号,这样拖班拖点。曾经有一次,一位科室主任打电话给陈浩,要求陈浩第二天上午为他的熟人看病,被陈浩拒绝了。
“你以为就你陈主任病人多吗?我也有很多病人呀,加一个号就这么难?是不是这样就显得你很厉害?”也许,这位主任早就看不惯陈浩了,陈浩的拒绝,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憋了很久的怒火。
这位主任,与陈浩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