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之南,有怒江穿越吴县,百姓们无不通晓清楚,然则,南山难,翻越千米之高,想要跨国高山,绝非嘴上说说而已,其中难度有多大,百姓们心中自有度量。
都言道:‘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’,却如今可套用为:‘怒江引水,难于上青天’。
为此,在开启这浩大的工程之前,于吴县祭祀的广场之上召集了吴县的所有百姓,对他们做统一的思想工作。
“乡亲们,今我吴县遭此天灾,山体倒塌,断引水之路,而今时至半月,县内库存已然告罄需给,与其等待天助,何不我等开辟出一条新的水源之路呢?”李长生站在祭祀高台,声音传遍四方,“据本官所知,吴县山体倒塌视为平常事,每隔数年都会发生的自然灾害,每至于此,百姓引水便成大事,既然如此,我们为什么不修一条水路,以此解决后顾之忧呢?”
吴县山体塌方,对于百姓们来说,已然习以为常,可每年遭遇山体塌方,水源就成为了百姓们最大的问题。
到了那个时候,所有百姓们都将希望寄托给老天爷,希望老天爷降雨,以解决饮水的问题。
若非李长生主动提出要‘跨山引水’,否则的话,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看着台下的百姓们,热情似乎并不是太高,李长生继续说道:“本官知道,这个想法有些疯狂,似乎疯狂到不着边际,‘跨山引水’此等浩大的工程,单凭我们吴县的人怎么可能完成,对吗?”
李长生的话,恰好说中了百姓们心中所想,仅仅翻阅南山已然不易,更何况想要从波涛汹涌的怒江之中引水而来。
“大人,不是我等小的悲观,而是此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可能完成,至于结果成功与否,无人知晓。”有人说道。
一旦失败了,他们不仅是耗费的人力和物力,更多的是财力,对于惜财如命的百姓们,他们是万万是赔不起的。
尽管李长生在吴县有着超高的威望,饶是如此,却依旧让百姓们有所顾虑。
“本官知道乡亲们的忧虑,为了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,本官特意请来了一位大人物帮助咱们。”李长生说道,他早已经料定结果如此,故意早有准备。
“大人物?!”
百姓们面面相觑,心里面碎碎念道,不知是县令大人能够请来什么样的大人物?
“安土司!!”
李长生喊了一声。
于是,安然在众人的期盼下,来到了祭台高处,说道:“乡亲们,应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