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挺滋润。
不久娶妻张氏,张氏出身书香门第,平时也习诗书、懂礼数,她一嫁进杨家就劝丈夫杨家任不要放弃参加科举考试,还说天子呈英豪,文章教尔曹。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。读书就是为了做官,做官必须参加考试,一旦考中了,金榜题名,就会被朝廷封官,委以大任,这可比做一辈子的穷秀才好得多。
杨家任听到这里,又说出自己前两次赴京参加会试不顺的细节,张氏却拿范进中举的例子说服他,说范进是“有志者事竟成”,他大半辈子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误,可以说比你的挫折多得多,你算什么挫折,仅仅有两次突发事儿,就打消了意志,你不感到汗颜吗?
杨家任被说动了心,他当即向张氏表态,既然娘子这么支持我,朝廷下一届举行会试,我一定参加,中不了榜眼,中个解元或进士也行。打此后,杨家任增了信心,辞了教私塾的工作,一心一意温习科考内容,经年累月,准备充分,可是等到那年朝廷会试,他又未参加。
原因很简单,妻子身怀六甲,就要生子了。他说,我若赴京考试,一去半年,谁来照料你和孩子?参加朝廷会试的事,只有等你生下孩子后再说。
不久张氏生下一个男婴,正值春天,杨家任一时兴起,口里念叨着,是男儿可望子成龙,好了,好了,我想出一个名字来,就叫他杨春龙吧!
张氏说,家任,孩子生下来了,你可不能懈怠学习,要准备参加下一届朝廷会试,要是考中了,将来我们的孩子就有了一个做官的爸爸,该多荣耀!杨家任说可以,不过,孩子还小,让他大一点,我再赴京会试。
要春龙多大了,你才去?张氏问。
起码春龙能够上街打酱油了。杨家任回答,我才可以放心地赴京殿试。我一去就要离家半年,孩子太小不能自理,没有我的帮衬,娘子一人料理不过来,是不是?
不觉过了七八年,儿子杨春龙真的能够拿着瓶子上街打酱油了。这一年杨家任上京城考试回来,由于感觉良好,没有失误,竟自喜欢,只待金榜题名,报来佳音。家里整整开了一旬的筵席,左邻右舍夹在其中沾了不少的光,一个个暗里猜想:这回杨家任准是中了,要不他咋如此气派?
可又过一旬,并无消息。他兀自到县城打探,却见西门城墙挂起一幅金榜。他面带笑容走过去,从上至下细看,并没有他杨家任的名字。霎时他脸色沉下来,心血冲涌,眼前一黑,站也站不住了。
他扶着城墙长叹一声,天不容杨也。即时喉咙“咯吱